【园林养护】五月份常见的园林病虫害

返 回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的规律,抓住其生长发育的薄弱环节及防治的关键时刻,采取有效、切实可行的方法,在病虫害大量发生或造成危害之前予以有效的控制,使其不能发生或蔓延,保护园林植物免受破坏。同时加强栽培技术应用,根据病虫害发生发展的规律,因时、因地制宜,合理地协调应用生物、物理、化学等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和危害的条件,使其达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害发生的目的,将病虫害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水平。
 

1、 蚜虫
 


寄主

大叶黄杨、火棘、海桐、紫叶李、桃树、月季等。常群集于叶片、嫩茎、花蕾、顶芽等部位,刺吸汁液,使叶片皱缩、卷曲、畸形,严重时引起枝叶枯萎甚至整株死亡。蚜虫分泌的蜜露还会诱发煤污病、病毒病并招来蚂蚁危害等。

防治方法

(1)防治以药剂防治为主,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1.2%烟参碱乳油2000倍液。

2、光肩星天牛

 

寄主

悬铃木、杨、柳等。

光肩星天牛以幼虫蛀食树干为害,被害树木上留有许多小孔,并且有树液流出,易造成风折,严重时,导致树体枯死,被害处易感染病害。

防治方法

(1)胸径6cm以下的幼树,幼虫主要在2m以下的主干上危害,可用熏蒸法防治:每个排粪孔插入1根磷化锌毒签或1/4片磷化铝,用泥密封,防效可达90%以上。

(2)对于高大的杨树,由于幼虫为害部位较高,可用内吸剂注射法防治危害韧皮部的低龄幼虫。于树干基部打孔注射40%氧化乐果乳油,每株用原液9-12ml,防效可达85%以上。

(3)长期坚持人工捕捉天牛成虫,锤杀卵及初孵幼虫。

 

3、黄杨绢野螟

寄主

黄杨科植物。是大叶黄杨、瓜子黄杨等绿篱植物上的食叶害虫之一。它主要为害绿篱植物的顶梢及叶片,以幼虫食害嫩芽和叶片,常吐丝缀合叶片,于其内取食,受害叶片枯焦,暴发时可将叶片吃光,造成黄杨成株枯死。

防治方法:

首选无公害农药:灭幼脲3号1000~1500倍液;次选低毒类药剂:1.2%烟参碱乳油800~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敌杀死)1500~2000倍液;其它药剂:40%乐斯本1500倍液,或40%久效磷1500~2000倍液等。

 

4、蛴螬

 

寄主:

草坪、三叶草等。蛴螬,金龟子的幼虫,又名地蚕。在地下咬断或咬伤园林花卉等幼苗、嫩茎,使 花木幼苗、幼树枯黄或死亡。常见危害草坪和三叶草。金龟子多数1年1代,少数2年1代,以幼虫或成虫在土中越冬,最深达80cm。3-4月土温上升到15℃时,蛴螬可到8-10cm表土层活动,取食危害种子、幼苗等。有的成虫昼伏夜出活动。以20:00-3:00活动最盛,取食花木的叶、花果等。危害严重影响生长发育,多数成虫具有趋光性和假死性。

防治方法:

(1)结合深耕土壤,可以加速蛴螬越冬死亡率,在翻耕时捉虫,清除部分虫蛹。

(2)成虫在黄昏时,大量出现,危害花木嫩叶时,可用振落捕杀,即在树下地面,铺上塑料膜,将振落下的成虫,收集放入桶内,进行毒杀。

(3)当蛴螬密度高危害严重时,可用辛硫磷乳油600-800倍液、攻克1000倍液中任选1种,喷灌于被害植株根际周围,药液以渗透达蛴螬活动深度为宜。

 

 

5、白粉病

 

寄主:

月季、蔷薇、大叶黄杨等多种植物。白粉病发生在叶、嫩茎、花柄及花蕾、花瓣等部位,初期为黄绿色不规则小斑,边缘不明显。随后病斑不断扩大,表面生出白粉斑,最后该处长出无数黑点。染病部位变成灰色,连片覆盖其表面,边缘不清晰,呈污白色或淡灰白色。受害严重时叶片皱缩变小,嫩梢扭曲畸形,花芽不开。

防治方法:

(1)越冬期用波美3至5度的石硫合剂稀释液喷或涂枝干,瓜叶菊等易受药害的花卉不能施用。地面喷硫磺粉,一般每70平方米使用25克至30克,消灭越冬菌源。

(2)生长期在发病前可喷保护剂,发病后宜喷内吸剂,根据发病症状,花木生长和气候情况及农药的特性,间隔5至20天施药一次,连施2至 5次。一季花木,一种内吸剂只能施1至2次。要经常更换农药种类,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

(3)病害盛发时,可喷15%粉锈宁1000倍液、2%抗霉菌素水剂200倍液、10%多抗霉素1000至1500倍液。传统药物因反复使用产生使病菌产生抗体,效果锐减,故提倡交替使用。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园林植物保护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