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从“五化”入手落实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返 回
从“五化”入手落实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技能培训制度的目标任务是,实现培训对象普惠化、培训资源市场化、培训载体多元化、培训方式多样化、培训管理规范化。而落实好这项制度的关键,就在于要吃透“五化”内涵。




吃透“五化”内涵

 

 

        2018年4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决定我国将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高质量发展。5月8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由总体要求、构建终身技能培训体系、深化职业技能培训体制机制改革、提升职业技能培训基础能力、保障措施等五部分组成。《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并推行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贯穿劳动者学习工作终身、适应就业创业和人才成长需要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目标任务是,实现培训对象普惠化、培训资源市场化、培训载体多元化、培训方式多样化、培训管理规范化。大规模开展高质量的职业技能培训,力争2020年后基本满足劳动者培训需要,努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的高技能队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笔者认为,落实好这项制度的关键在于吃透“五化”内涵,并循序渐进地加以落实。





第一部分

 

对“五化”内涵的理解

 
 
 

       培训对象普惠化要求对全体劳动者全覆盖并提供均等化的基本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国家统计局《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64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2462万人。全国农民工总量28652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7185万人,本地农民工11467万人。根据普惠化要求,我国基本职业技能培训理论上应该逐步实现对7.7亿劳动者的全覆盖,而且服务的是劳动者职业生涯全部。近期工作重点应是抓好农村转移劳动者、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企业高技能人才、退役士兵等重点人群的培训。

 

        培训资源市场化的核心含义是坚持需求导向,按照竞争择优原则,“以政府补贴培训、企业自主培训、社会资源市场化培训为主要供给”形式,广泛调动全要素培训资源,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培训载体多元化强调的是在继续强化公共培训机构供给的基础上,注意发挥企业、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社会组织等载体的作用,协同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培训方式多样化强调的是,以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目标,鼓励培训方式百花齐放。在目前广泛应用的师带徒培训、一体化教学、模块化教学等形式的基础上,大力推广“互联网+职业培训”模式,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智能终端等信息网络技术在职业技能领域的应用,提高培训便利化和可及性。

 

       培训管理规范化强调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对培训对象、培训过程、培训质量、资金使用等进行全方位监管,实现职业技能培训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

 




第二部分

 

加深对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工作的原则理解

 



第三部分

 

采取多方面政策措施推动“五化”目标落实

 
 
 

 

      《意见》从构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深化职业技能培训体制机制改革、提升职业技能培训基础能力、保障措施等四个方面规划了推动“五化”目标落实的政策措施。

 

      (一)强化配套政策和组织实施体系是推进工作的重要抓手

 

       《意见》从六个方面提出构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一是完善终身技能培训政策和组织实施体系,二是围绕就业创业重点群体广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三是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全面加强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四是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着力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五是大力推进创业创新培训,六是强化工匠精神和职业素质培育。上述六方面都很重要,是一个有机整体。从落实制度建设的大局出发,完善配套政策和组织实施体系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政策是“纲”,其他具体工作是“目”,“纲”举才能“目”张。国务院出台的《意见》标志着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有了顶层设计框架,中央各部门的配套政策和地方的落地政策措施及时出台,才能使制度逐步落地实施。

 

        组织实施体系是制度实施的体制保障。再好的制度设计,缺乏组织实施体系或者实施体系不给力,也将是空中楼阁。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都应该加快本辖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组织实施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明确其职责职能并配备必须的资源。

 

       (二)激发社会力量办学和劳动者学技能两个积极性是机制改革的难点

 

         在推进职业技能培训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意见》从建立市场化社会化发展机制、技能人才多元评价机制、培训质量评估监管机制、技能提升多渠道激励机制等四方面进行了部署。四方面的发展改革都很重要,当前最为紧要的是第一方面和第四方面的改革。

 

         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市场化社会化发展机制,其目的是加大政府、企业、社会等各类培训资源优化整合力度,提高培训的供给能力。政府将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技能培训作为政策取向。鼓励企业建设培训中心、职业院校、企业大学,开展职业训练院试点工作,为社会培育更多高技能人才。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参与行业人才需求发布、就业状况分析、培训指导等工作。政府补贴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全部向具备资质的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开放。

 

        建立技能提升多渠道激励机制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劳动者学习技能的积极性,引导其凭技能创造财富、增加收入,凭贡献享受各种优惠政策和职业荣誉,使其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

 

        此外,《意见》还从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服务能力建设、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教学资源库建设、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基础平台建设、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公共财政保障、多渠道筹集经费、进一步优化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了部署安排,以切实推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的构建和制度落实。

 

         建立并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既有重大政治意义和直接经济意义,也有广泛的社会进步意义,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及千秋。职业培训工作者应抓紧学习《意见》精神,悟透其中要旨,结合自身岗位努力践行推动。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技能中国”。